探索二轮复习的最佳境界——2024年南京市高三生物教师寒假研训
探索二轮复习的最佳境界
——2024年南京市高三生物教师寒假研训
按照市教育局和市教研室统一布置,2024年南京市高三生物教师寒假研训于2月19日在南京市第一中学举行,会议由南京市生物教研员岑芳教授主持。
岑芳教授首先从上课、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备课组整体计划等方面提出二轮复习的整体要求。还结合了当下的教育环境,提出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精讲精练,开展自学与合作学习,给学生一些课堂时间思考与讨论。
▲ 南京市生物教研员 岑芳教授
会上共有7位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就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进行了各自的经验分享。
南京市金陵中学的许峰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关键能力’视角下的二轮专题复习设计”。许老师首先从2023年的两道江苏高考经典真题出发,分析题目所考查的内容,总结道: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许老师围绕关键能力的内涵与组成;关键能力视角下二轮复习选题;关键能力指导下二轮复习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讲解,指出应从经典试题中凝练专题,用好图、情境和开放性问题,许老师的观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很好的启发性。
▲ 南京市金陵中学 许峰老师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邢辉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应对试题情境,拓展知识背景’的专题复习初探和建议”。邢老师以“细胞物质代谢”专题为例,首先归纳了2021-2023年江苏高考中涉及到该专题的考题和考点,在此基础上从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根据学情适当拓展,辅助学生一定程度理解试题情境背景知识;借助试题融会贯通三个步骤,依次分享进行专题复习的意义和方法。邢老师所举例子紧贴新高考,更加开拓了在场教师的思维和眼界。
▲ 南师附中 邢辉老师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万滨老师分享的主题是:“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万老师作为高三备课组组长刚刚结束了2023年的高考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为“前辈”万老师分享了他们备课组的宝贵经验和具体复习计划与举措。万老师指出挖掘“深度学习”的教材资源,是提高基础得分的途径,教师在二轮复习中应关注教材的“盲区知识”。此外,还需深入调研学生,突出问题导向,设计二轮复习专题。
▲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万滨老师
秦淮区生物教研员邱俊杰老师分享的主题是:“立足教材 归纳方法 合作共赢”。邱老师以新评价体系下的高考和教学作为出发点,搜集处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2021江苏高考和2020山东高考真题进行对比,还将2021-2023年江苏高考的选择题题干进行了整合比较,带领教师深度分析高考试题,准确定位二轮复习的目标。邱老师还将近三年江苏高考非选择题中的两分空进行分类整合,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相应的答题能力,为老师们二轮复习提供了借鉴意义。
▲ 秦淮区生物教研员 邱俊杰老师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倪蕾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开一朵思维的小花”。倪老师以自己的一节二轮复习研究课“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为依托,阐明了自己在二轮复习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基础知识,提升能力,进行合作探究的思路与方法。最后利用一道经典的山东高考题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复习情况,并指出生物知识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倪老师分享了所在备课组的二轮复习安排,并从手批作业、文字互动等细节上提出了宝贵建议,深刻反应提升核心素养才是复习的根本,引发老师们的思索。
▲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倪蕾老师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的张晓辉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基于‘三力五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张老师从学校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学生的学情特点并对刚刚结束的南京市期末统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专题复习的课堂模式应是二轮复习的重要抓手。张老师认为,二轮复习应从一轮复习的成果出发,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按照高考对学生核心素养及能力水平的要求。应以强化学生知识储备、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强化解题能力为核心目标,最终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张晓辉老师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的段玲琳老师分享的主题是:“专题推进 查漏补缺 精简讲练 夯实能力”。段老师从高考命题定位出发,提出二轮复习应是回归重点内容的本质思考。段老师分享了所在备课组针对近三年江苏高考试题归纳总结出的13个专题,并以“细胞代谢”专题为例进行了分析。段老师认为在实施专题复习时,应该真题真做以提升学生的做题体验,增加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做类似的高考真题以提升新的认知,充实二轮复习。最后与一轮复习融合,实现再拓展和再提升。
▲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段玲琳老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