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大事记
2022年
9月28日 项目启动说明会
课题总负责人、南京一中校长朱焱,核心成员陆芷茗副校长、李昱蓉副主任,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科教研组长参加会议。
会议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新时代普通高中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研究内容、思想方法、预期成果、子课题分解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子课题。
11月
4日 开题筹备会
课题总负责人朱焱校长,核心成员陆芷茗副校长、夏季云副校长、高磊副校长、李昱蓉副主任、吕建林主任、王越副主任,以及各子课题主持人参加会议。
会议明确了课题总负责人及各牵头人的主要责任,汇报课题各板块及子课题的划分。
27日 开题报告会
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操太圣担任开题论证专家组长,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小组办公室主任董林伟,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高教总编沈广斌,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大伟担任开题论证专家。
朱焱校长作开题报告,五位专家进行评议,课题组表示将梳理完善课题研究计划,力争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子课题主持人秦笑春作自课题开题示范,副校长、子项目所属板块推进人夏季云对其开题报告进行点评。
2023年
1月12日 子课题开题预备会
课题总负责人朱焱校长及各板块主持人参加会议。
会上根据开题报告会专家意见,在前期课题申报基础上进行整合梳理,最终确定六大板块、十九个子课题的研究,同时明确子课题开题报告最终提交时间及开题论证会召开时间。
2月21日 合作共建研讨活动
南京一中与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开展合作共建研讨活动。南京一中党委书记张苏皖、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唐凤,南大教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宗晓华教授,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陈晓清、教师马冠中及教院研究生参与此次活动。
张苏皖书记对《新时代普通高中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阐释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内涵,从多个维度论证其培养的必要性。马冠中老师对科学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陈晓清副院长就如何建立成效评价体系提出建议,宗晓华书记对讨论思考进行了总结,梳理出切实可行的研究规划。
本次共建活动切合构建高校——中学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殷切期望,有利于建立双向交流长效机制的合作模式。
3月19日 子课题开题论证会
朱焱校长、张苏皖书记等近40位课题成员参加,六大板块、19个子课题集中开题论证。江苏省科协副主席方胜昔,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汪霞,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教资源部部长何钰华以及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长张爱平受邀组成专家组,对开题论证进行指导。会上陆芷茗副校长宣布课题组建立例会制。
此次论证会的召开,彰显了一中科技教育的深厚底蕴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也展示了一中人的教育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5月31日 板块研究推进交流会
课题组召开板块研究推进交流会,课题总负责人朱焱校长及各板块主持人出席会议。
主持人介绍了各板块的前期研究推进情况、后续研究计划以及组内例会活动,朱焱校长对各板块研究情况给予肯定。会后,子课题五《涵养科学精神的学科融合实践研究》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展示。
2024年
1月10日 课题组例会
课题组召开例会,课题总负责人、南京一中校长朱焱,以及各板块、子课题主持人参加会议。本次例会的召开,旨在进一步厘清课题的研究方向,激发各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为促进课题组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发展提供契机。
相关链接:再启航!课题组例会集结,共创研究新篇章
4月19日 中期汇报暨研讨会
南京一中作为主办单位,举办课题中期汇报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会。朱焱校长就本课题做主旨报告,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课题组内部借大会召开的契机,深入交流研讨,详细解读课题的中期研究成果,并邀请教育专家及学者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
相关链接:聚势赋能谋新篇 课题组中期汇报会顺利举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