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高三1班的倡议――践行雷锋精神 创建绿色校园
高三(1)班 韩宁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前天是3月5日雷锋节,但在当今众多脚步匆匆的人眼中,这不过是一年里微不足道的一天,雷锋似乎已成为一个陌生的形象,在慢慢离我们远去。但环顾这个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那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又是我们这个是时代最缺乏和最需要的精神支柱。那么,怎样将雷锋精神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使之更容易被人接受并付诸行动呢?
1996年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的“绿色校园”这一概念也许能给我们启发。“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去年的3月5日,我班开展了“学雷锋 低碳行”的活动,收集校园可再利用的纸张,整理装订成册,分发给同学用作草稿纸,得到了较好的反响。今年,我们决定开展以下活动,并号召全体同学加入进来,继续践行雷锋精神,播撒传递爱心:
一、我们已在求是楼二楼心理咨询室门外安放“纸张再利用取用箱”和“废纸回收箱”,前者用于收集校园工作中遗留丢弃的、可再利用的纸,供同学们作为草稿纸等自由取用,以达到纸张利用最大化;后者收集无法再利用的纸张,由学校或学生会统一定期送至废品回收站。若高一、高二的同学愿意加入,我们将万分感谢。
二、同学们尤其是毕业班的同学,将家中将来使用可能性较小的本子收集起来,送至高三一班,我们会统一将之捐给民工子弟学校。
三、经过在校近三年的学习,我们发现学校统一发放的作业本不能做到完全被使用,因此我们倡议各年级学生会开展调查,得出一名学生平均一学期所需作业本的数量,上报学工处,建议学校根据数据发放作业本,尽量避免浪费。
珍妮•古道尔博士曾说:“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一个人都能带来变化。”
以上活动看似平常普通,但如果得到大家的响应和参与,我们相信一定能收获累累硕果。
也许有人认为,3月5日一过,雷锋就走了,学雷锋不过是形式化的东西。其实不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我们捡起一片纸屑、吃完碗中的每一粒米饭、灌热水时将杯中的冷水倒入打水机旁的回收桶时,就是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我们所耗费的不过是举手之劳,因此,请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人们经常会因为看到媒体报道一些人性关怀的故事而引发自己内心的感动,这证明雷锋精神所代表的一些内涵事实上仍然是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人类的一种道德光辉,一种理想,所谓人性本善,也许正是如此。作为人类,永远需要一种人文关怀,永远需要互相帮助,雷锋精神其实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基于此,我相信,雷锋精神事实上永远不可能过时,永远都会感染所有善良的人们。
最后,我代表高三一班再次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践行雷锋精神的活动中来,我们将对你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虽然作为毕业班的同学,我们即将离开,但我们希望校园能因此更加美丽,母校的明天能更加美好!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前天是3月5日雷锋节,但在当今众多脚步匆匆的人眼中,这不过是一年里微不足道的一天,雷锋似乎已成为一个陌生的形象,在慢慢离我们远去。但环顾这个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那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又是我们这个是时代最缺乏和最需要的精神支柱。那么,怎样将雷锋精神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使之更容易被人接受并付诸行动呢?
1996年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的“绿色校园”这一概念也许能给我们启发。“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去年的3月5日,我班开展了“学雷锋 低碳行”的活动,收集校园可再利用的纸张,整理装订成册,分发给同学用作草稿纸,得到了较好的反响。今年,我们决定开展以下活动,并号召全体同学加入进来,继续践行雷锋精神,播撒传递爱心:
一、我们已在求是楼二楼心理咨询室门外安放“纸张再利用取用箱”和“废纸回收箱”,前者用于收集校园工作中遗留丢弃的、可再利用的纸,供同学们作为草稿纸等自由取用,以达到纸张利用最大化;后者收集无法再利用的纸张,由学校或学生会统一定期送至废品回收站。若高一、高二的同学愿意加入,我们将万分感谢。
二、同学们尤其是毕业班的同学,将家中将来使用可能性较小的本子收集起来,送至高三一班,我们会统一将之捐给民工子弟学校。
三、经过在校近三年的学习,我们发现学校统一发放的作业本不能做到完全被使用,因此我们倡议各年级学生会开展调查,得出一名学生平均一学期所需作业本的数量,上报学工处,建议学校根据数据发放作业本,尽量避免浪费。
珍妮•古道尔博士曾说:“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一个人都能带来变化。”
以上活动看似平常普通,但如果得到大家的响应和参与,我们相信一定能收获累累硕果。
也许有人认为,3月5日一过,雷锋就走了,学雷锋不过是形式化的东西。其实不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我们捡起一片纸屑、吃完碗中的每一粒米饭、灌热水时将杯中的冷水倒入打水机旁的回收桶时,就是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我们所耗费的不过是举手之劳,因此,请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人们经常会因为看到媒体报道一些人性关怀的故事而引发自己内心的感动,这证明雷锋精神所代表的一些内涵事实上仍然是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人类的一种道德光辉,一种理想,所谓人性本善,也许正是如此。作为人类,永远需要一种人文关怀,永远需要互相帮助,雷锋精神其实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基于此,我相信,雷锋精神事实上永远不可能过时,永远都会感染所有善良的人们。
最后,我代表高三一班再次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践行雷锋精神的活动中来,我们将对你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虽然作为毕业班的同学,我们即将离开,但我们希望校园能因此更加美丽,母校的明天能更加美好!
THE END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