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礼仪--高三13班董凡歌
大家好,今天的晨会上我将谈谈有关校园礼仪的问题。
荀子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同样,不讲求礼仪的校园也无法真正为学生提供一片学习与成长的净土。
可是纵观校园,不文明的现象仍是随处可见:操场上不时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吃剩食物的包装;自行车乱停乱放,屡禁不止;课桌下的踏板里常常堆着一些同学“辛苦”囤积了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生活垃圾;甚至还有同学疯狂地撕取大量学校卫生间里的厕纸……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如果不从行动上做出改变,礼仪也许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要想建设礼仪校园,首先,我们至少应该做到礼仪的最低层次的要求——即礼貌地待人和接物。遇到认识的老师时礼貌地问候而不是刻意避开;进入办公室前,要喊“报告”,在得到许可后进入;需要借用老师或同学的物品时,须事先征得同意;在食堂就餐时有秩序地排队而不是到处插队。遵循礼仪,何尝不是尊重规章制度。像一个人手上拿着十几张饭卡理直气壮地帮别人打饭这种事,不仅会换来别人的白眼,更是完全丧失了礼仪风度。
其次,礼仪也体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虽然学校明令禁止,但还是有许多同学在上课时喝水或吃零食。若有老师提出批评,部分同学还会抗议老师太不人道。实际上,若是下课时补充了足够的水分或食物,那并不太长的40分钟的上课时间内不喝水不进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况且你还可以享用精神食粮呐,若是真正投入进课堂,又怎会忙着补水补充食物呢?
另外,私底下讲话也是课堂上存在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确实,在听到我们不感兴趣的话题或自认为对自己不重要的话题时,我们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讲话——因为这是避免听到别人发言的最好方法。可是与此同时,我们就已经丧失了对发言人的尊重,丢掉了自己的礼仪。任何人都无法预料到发言者的下一句话是否会成为对我们大有裨益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倾听,必须拾起自己的礼仪。
当然,课堂下更是处处需要礼仪。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这是通行惯例,实际上很多同学都没做到。这也常常导致我们在上下楼梯时拥挤混乱。另有一些同学喜欢在楼梯上、校园中狂奔哄闹,这很容易和其他同学、老师发生冲撞,增加了安全隐患。
最后,我想,礼仪的本质还是体现在个人素养上。同学们有时候喜欢对学校发生的事件在没有完全了解真相后就妄加评论和批判,甚至还会到网络上去非议,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形象。这是热爱学校的学生应有的礼仪吗?我们应该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有建议可以提给班主任或是向学校相关领导部门反映,这样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
不学礼,无以立。希望礼仪精神能渗入我们每个一中学生的心中,也希望每个一中学生都能努力将其付诸实践。
谢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