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高中部“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为促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和国家有关规定,使学校体育工作切实做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谐发展,丰富校园生活,让每一个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体验运动的乐趣,南京一中特制定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理念
学校大课间活动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每天能有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让学生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充分的锻炼,让学生们走到阳光下,以阳光作伴,以操场为舞,在阳光的沐浴下,释放压力,尽情的享受生活、享受快乐。“阳光体育”给学生们带来了运动的快乐,让他们能够在运动中找到自信、强健体魄。同时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打造一中特色。
二、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大课间内容,优化大课间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2、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在实处。在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项目,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3、通过大课间活动,促使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进一步丰富、优化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学风。
三、大课间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的教育,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3、安全第一原则。做好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相关教师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定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不足的特点,寻找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5、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已全面落实教育计划,不增加血液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四、内容设置
1、常规活动:晨跑、两操、课外锻炼
2、单项竞赛:慈善行走、阳光公益跑、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跳长绳、拔河比赛、广播操、踢毽子等
3、大型竞赛:运动会、嘉年华、体育文化节
4、运动队训练(排球队、健美操队、龙舟队等)
5、体质健康标准执行
6、社团(篮球、排球、武术、街舞、舞蹈、羽毛球等)
7、校本课程(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五、时间安排
每个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约为80分钟。具体活动内容为:
1、每天9:00-9:30课间广播操、跑操。
2、每天10:20-10:25和14:20-14:25各做一次眼保健操,共10分钟
3、每周课间集体活动30分钟(安排在中午)
4、每天16:10-18:30运动队训练
5、每天16:05-16:45体锻课。
6、每周四(16:10-17:35)社团、校本课程活动。
六、组织机构与管理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尤小平
副组长:蒋桂林 芮玉贵
组 员:教务处、学工处、总务处、年级组长、体育组及班主任
职责分工如下:
1、校长室:宏观调控,并随时督查。
2、教务处、体育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3、学工处:负责宣传发动。良好的体育活动的氛围。负责检查、评比。制定安全预案,会同医务室做好预防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4、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5、年级组长:负责各类人员出勤情况考勤,巡视各班级活动情况,进行安全的督促与检查。
6、班主任
(1)按时带领本班学生到指定地点集合,检查出勤情况。
(2)安排学生将自备器材带到活动场地,自己或安排学生去器材室借规定的器材。
(3)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在整个活动中,班主任带领、督促学生认真参加好活动课。
(4)及时向年级组长汇报学生出勤情况,及时、如数的借还器材。
(5)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监控本班学生的安全活动行为。
7、体育教师
(1)体育课外活动的指导工作由相关年级的体育教师负责,体育教师按时间提前5分钟到达活动场地。
(2)组织、指导、帮助体育委员带领本班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和素质练习。
(3)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各类体育锻炼。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检查、控制不安全行为。
(5)督促班级归还体育器材,检查归还情况。
8、体育委员
(1)负责活动前、后集中本班学生并考勤。
(2)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在指定地点进行准备活动和身体素质练习。
(3)协助班主任负责归还运动器材。
(4)及时和班主任、体育教师、年级组长联系,反映本班活动情况。
9、器材保管员
(1)提前10分钟到达器材室,分发器材。
(2)学生活动期间帮助维护器材。
(3)活动结束帮助清点、收还器材。
(二)活动程序
1、大课间要求
(1)下课铃后立即到指定地点集合。
(2)体育教师组织体委整队,组织跑操(或做操)。
(3)值班领导点评,体育教师组织退场。
2、跑操形式
(1)各年级跑操地点及方式
①、高一用篮球场场地,四路纵队沿着跑道内沿逆时针跑动;
②、高二用外侧5、6两道,四路纵队逆时针跑动;
③、高三用内侧1、2两道,四路纵队顺时针跑动;
(2)进场
①、各班按照课间操进场要求,跑步有序进场;
②、各班体委根据站位和跑步方向决定排头在前或是排尾在前,跑步到达指定地点。
(3)跑 操
①、音乐响起后,全校学生统一脚步(左、右、左)沿跑道整齐跑动;
②、体委在队伍前面,举着本班班旗,与前面班级保持固定间距,带领本班跑进;
③、如有班主任参与跑步,班主任可在队伍的侧面跑步。
(4)跳长绳
①、主要配合冬季课间操锻炼活动,即跑操+跳绳活动两项。
②、各班级跑完操活动之后,在音乐伴奏下迅速变换队形跳长绳。
3、下午活动
(1)各班在指定地点集中,由班主任或体育委员组织准备活动。内容可以是慢跑步,也可以是准备操。
(2)各班班主任或体育委员分配活动器材,并指定专人负责,分场地开展活动。
(3)活动结束前听体育教师哨声集中,收还器材,班主任或体育委员。
七、场地、器材安排
1、器材分配:
(1)每班配备长跳绳一根、短跳绳5根,班级保管。
(2)每班篮球一只、乒乓球两付、羽毛球两付、排球四个。(班主任去体育器材室借用,下课时及时归还),若器材不够,可自带器材。
2、场地分配:
(1)篮球场按班级序号对应篮球架场地活动。
(2)跳绳在田径场跑道或教室间空地开展活动。
(3)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在固定场地活动。
八、安全要求
1、爱护学校场地器材设备,如有器材损坏,班级按实物赔偿。
2、在其它他体育器械区活动的同学要注意自身安全,活动中注意谦让。任何活动都作为锻炼的手段,不提倡过分剧烈的运动,不得有于中学生身体素质与能力不相适应的危险行为,注意人生安全。
3、随时注意器材设备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班主任、体育教师、年级组长反应。
4、如遇伤害事故,年级组协调、双方协商解决。
九、大课间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学生处、团委、体育组对学生会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每天两次集中检查,检查结果及时上报体育组老师,使之与各班量化管理成绩相挂钩。
(一)学生会干部检查人员要求:
1、严格按照学生处、团委、体育组老师的要求按时到制定位置执勤;
2、严格挂牌上岗制度,穿校服,文明值勤;
3、检查人员不允许三两结伴、交头接耳;
4、跑操时候检查人员跟班跑操,做操时站在检查班级背后,做到表率作用;
5、每学期结束将进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予以表彰;
6、对于工作不负责的学生干部、或者接到同学或老师对学生干部的投诉的,一经查出,将严肃批评教育,执意不改者,开除出学生干部队伍。
(二)学生会干部检查人员职责:
1、检查统计每班参加课间操人数;
2、检查各年级各班在班的人数;
3、检查在公共区域没有参加课间操的年级、班级人数;
4、管理病假同学,并统计请假条(包括长期请假和临时假条);
5、统计班主任到岗情况;
6、配合体育组老师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7、做好相关的数据统计与汇总。
十、社会监督电话:025-68187273
南京市第一中学
体育组
2017.2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