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高二年级研学系列报道(二)
“大家好,人生有三大幸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今天,在上海见到你们,我就想起了前进院、团结院,想起了我的小伙伴,非常亲切。1997年,我结束了六年的一中生活,因为两分之差遗憾错过北大,考到了我的第三志愿,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专业。也是因为这次阴差阳错,我在上海这个国家航运中心扎下根来......”简短而亲和的开场白之后,97届校友,交大在读MBA黄丹丹女士,在树阴下利用自己的课间休息,开始对同学们介绍起她供职的公司和所熟知的“国际航运”工作。
正在自我介绍的97届一中校友黄丹丹
通过介绍,同学们了解到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有七个在我们中国,上海的洋山港就是第一,每年的吞吐量是4200万标准箱,比第二大港新加坡要多600万箱。现在建成了全自动无人码头,绝对的世界一流水平。同学们还了解到,目前最大的集装箱船可以装载20000多个标准箱,中国远洋海运,COSCO,一共订造了22艘这样的集装箱。每艘船长400米,宽60米,甲板面积有四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船长去驾驶室是要坐电梯。黄丹丹还通过与中欧班列的对比,告诉大家,铁路运输和航运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一船的货等同于班列开200趟。所以全世界80%的货物还是通过海运来实现的。COSCO集团不仅有集装箱船,还有散货船队,也是世界第一,还有油轮tanker。她自豪地告知大家,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邮轮cruise就是由她自己参与,和另一家央企港中旅一起把它从嘉年华买进来的。现在正在培训邮轮服务团队。同学们听到这里,眼中闪烁着明亮的火光,为有这样的学姐感到骄傲。
当介绍自己如何到交大求学的经历时,黄丹丹说,“因为买船我接触到了金融,过去学的东西不够用了,所以我现在也是交大的学生。去年考入交大安泰与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一辈子我要圆了自己的名校梦,要读就读最好的。我非常享受学习的感觉,等你们工作以后也会怀念校园的。”
接着,黄丹丹又介绍了交大的名校风范:“交大有很好的氛围,有漂亮的校园,有很好的传统。它最伟大的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它的西迁,交大师生响应国家号召,拖家带口去支持大西北建设,因此建立起来的西安交大现在也已经是211、985。这样的情怀和激情只有在最好的平台你才能找到,是不是?今天早上我还去蹭了新一届的先导课,因为去年我没有抢到,太多名师名课,就恨自己的手不够快,时间不够安排。”
最后,黄丹丹校友鼓励同学们发奋努力,去大学开启不同的新世界,有机会像她一样亲历某个领域的进步和变迁,甚至是世界级的。她强烈建议有事业心的同学离开南京,到上海来感受竞争,体验文化,实现理想。“高中生活只剩一年,未来你们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全力以赴只做一件事情。为了你们自己,好好享受这一年的欢笑和泪水,想尽办法确保健健康康熬过去。明年的今天你们就解放啦,加油!”
在高考日,从优秀学姐那里受到启发和鼓励,同学们都振作起了精神
正如交大校徽中横竖摆放的书,和铁砧与船舶的融合所代表的那样,同学们从学姐的讲话中感受到交大是一所结合了古代与现代之长,教育与工业并重的学府。
交通大学校徽雕塑
高二9班在交大门口合影
在交大校园,同学们参观了始建于1918年的,具有典型西洋风格的老图书馆----交大校史博物馆,了解了交大一百二十多年的办学理念、发展历程,以及出自交大的科学家、教育家、政坛名人、商业巨匠和文化名流们如何成为推动中国变革,促使中国复兴的源泉力量,深刻理解了其“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的校训内涵。
同学们参观交大校史馆
同学们绕有兴趣地听讲解员讲述交大校史
之后同学们在校园内参观了多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校园革命历史建筑、纪念碑,以及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等,并见缝插针地采访交大的学生,完成研学课题任务。
高二11班在交大江泽民题词 “百年校庆里程碑”前留影 |
学生参观董浩云航海博物馆 |
学生拍摄的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楼 |
学生拍摄的南洋公学中院大门(董浩云楼) |
学生拍摄的交大老图书馆(现为校史博物馆) |
学生拍摄的总办公厅,也称容闳堂(为纪念我国最早留美、最早主张引进西学的学者容闳而命名) |
学生拍摄的新上院 |
学生在做问卷调查 |
学生在校园中采访行人 |
钱学森图书馆是这次研学中的一个主要参观点。大厅中8500块悬垂的红色手稿在同学们的头顶静默,而展厅里那“两弹一星”的成就却在时光中辉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学生仰望“钱学森手稿” |
学生步入钱学森图书馆 |
学生在了解钱学森规划的风动实验室工作原理 |
学生在了解钱学森的系统工程学相关理论 |
学生在人真听讲解员介绍钱学森生平 |
学生被钱学森的话深深打动 |
高二12班学生在钱学森图书馆外合影 |
钱学森先生的成就固然令人羡慕,可他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所有前来参观的同学。走出场馆后,仍有同学恋恋不舍的回头和外墙上的钱学森先生浮雕挥手告别。“我将竭尽全力,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钱学森先生的话在同学们耳边持久回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