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而至,梦想成长——南京一中2021届高三成人仪式暨赢战高考誓师大会
大哉古都秀毓淮钟,巍巍我校石城之中。2021年3月14日,南京一中2021届高三成人仪式暨赢战高考誓师大会在校史馆前广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梦想·成长”,学校领导、2021届全体师生、家长出席典礼。
9:58,十八下厚重悠扬的钟声后,入场仪式拉开帷幕。南京市第一中学中门为同学们打开,高三620名同学在旗手的带领下迈入大门,踏上红毯,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字脚印,昂首进入会场。迎接同学们的是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们温暖的微笑与热烈的掌声,他们见证着同学们三年的成长,为同学们的成人感到欣慰。
“有匪君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仁义礼智……”同学们在高一学弟学妹们经典诗句的朗诵声中正衣冠、佩戴成人徽章。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之后,校长朱焱致辞,他勉励同学们以积极成长的自觉,从生命的“自然而然”走向成长的“确定当然”。他送给同学们三种自觉:对自我意义的“自觉”、对他人生命的“自觉”、对外在环境的“自觉”,希望同学们专注于当下的进步,减少对过去的失落,降低对未知的焦虑,心平气和,成为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用的人。
十八岁,少年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公民,肩负公民的责任担当。校领导芮玉贵、李敏、陆芷茗、武小冬、徐险峰、叶红上台为各班代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体高三学子在校党委书记张苏皖的领誓下,宣读成人誓言,“尊重生命、感恩生活,直面挑战、追求卓越!”
在这样一个神圣的时刻,教师代表刘悦老师寄语高三学子:成人意味着“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爱国爱家,敬长善幼,成为心有家国情怀、肩负家国责任的社会人”,希望给予同学们一把劈开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之剑,直面自我、热爱生活。
高三(1)班李扬波妈妈曹宏妍女士则代表全体家长祝贺孩子们成年,并分享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期待他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随后,同学们阅读了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观看了感恩视频,并打开了父母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字字、一帧帧、一幕幕……都是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殷切的希望,感恩父母的每一份默默付出。高三(11)班葛梓涵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表达了对父母、教师的感恩之情。他向同学们发出倡议:“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相信每一位心怀天下的一中人都必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探索无限的可能”。
成人,意味着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高三13个班级为赢战高考坚定地立下誓言,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在《最美的太阳》歌声中,2021届高三学子的成人礼圆满结束。“本以为只是幸运地收获了一缕春风,而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这场隆重的成人礼饱含着老师、家长对孩子们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许,也充分展现了南京一中学子在新时代立志为梦想而拼搏,为责任而成长成才的精神风貌!
校领导迎接全体高三学子 |
班主任迎接全体高三学子 |
高三学子步入中门 |
高一同学朗诵成人礼诗赞 |
佩戴成人徽章1 |
佩戴成人徽章2 |
校长朱焱致辞 |
校领导为各班学生代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校党委书记张苏皖领誓 |
全体高三同学成人宣誓 |
刘悦老师寄语高三学子 |
家长代表曹宏妍女士发言 |
阅读家书 |
打开礼物 |
学生代表葛梓涵同学发言 |
班级宣誓1 |
班级宣誓2 |
歌曲表演《最美的太阳》 |
主持人 |
附件1:校长朱焱致辞
以积极成长的自觉从自然走向当然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一中2021届成人仪式。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同学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师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成人”这个词,是神圣的,也是厚重的。既是名词,更是动词,因为它蕴含着我们人类漫长甚至有些艰苦的生长过程。
首先, “人”,不仅有生物学意义,更有精神、社会和文化意义。在社会契约层面,18岁的你,将获得更多政治和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有了许多的“可以”,但同时,你也将承担更多的责任,遵守许多的“不可以”。 其次,“人”,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然的造化,“成人”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生命历程,尤其是就精神和文化意义而言,我们要用积极成长的自觉,不断地雕琢自我、丰盈自我,拷问自我,才能成就一个“确定当然”的人,也成为高尚勇敢、感恩悲悯、理性智慧之人。
同学们,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作为一位曾经的青年人、作为你们的校长,更是作为比你们早一些进入成年阶段的人,我想说的是:让我们以积极成长的自觉,从生命的“自然而然”走向成长的“确定当然”。
积极成长的自觉,有三个层次。
一是对自我意义的“自觉”。古希腊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它在告诉我们,人的成长永远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路途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它在告诉我们,生命的自觉更是一种昂扬进取的精神,要将人生的意义投身于历史的实践中,让自我的意义成为一个永远向前努力的生命。
二是对他人生命的“自觉”。 “推己及人则宜”,要从自我之生命推及他人之生命,需要怀有对他人生命的敬畏、尊重和体谅,能把自己放在各种关系中间,并自觉地勇敢地扛起对他人的责任。
三是对外在环境的“自觉”。我们意识到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我们还感受到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将自身放置于真实的环境中,思考变与不变的关系,了解自身与环境的互动,看到发展和改变的可能,自觉地建构自己与外在环境的良好的关系。
同学们,在人的生命成长中,这三种自觉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我很欣慰从你们身上,看到了这三种成长的自觉,看到了你们努力的融合和丰富的表达。
刚刚迈入成人行列的你们,即将在6月,迎接高考这个重大挑战。在这个时刻,我把“对生命的自觉”送给你们。我期待你们:有对自我学习的自觉,有宁静致远的格局,有驾驭命运的能力。
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把作家王安忆的写作过程,称为一条一直向上走的“斜行线”,他说:这条斜行线的起点,并不太高,可是它一直往上走,它所到达的点,就越来越高。而所有当时的高点,都只是它经过的点,它不迷恋这暂时的高点,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斜率,往上走,这一点很形象。同学们,面临高考,我们还将迎来一段重要的上坡路,学习就像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创造的”斜坡球体“理论里的球体一样,要保持向上的运动,既需要提升力,也需要止退力。
春秋时赵襄子向王子期学习驾车,但在比赛时,虽然连换三次马,却都输给了王子期。赵襄子认为王子期教驾车时有所保留。王子期笑着说:在比赛时,落后于我,你就一心想超过我;领先于我,你又怕我超过你。你不专注于与马的协调一致,才是你最需要提高的地方。
我们要专注于当下的进步,减少对过去的失落,降低对未知的焦虑,心平气和。同学们,在迎接高考的这段日子里,我们需要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需要不断地审视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从而不断地精进提升。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心中培植一棵宁静的大树,所谓“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就是这个道理,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患得患失,不瞻前顾后,在心无旁骛的宁静中,命运会听到你执着的呼喊,并给予你响亮的回声。这也是“生命自觉”的力量。
各位同学,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我想把对环境的自觉送给你们。因为:展望2035,你们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今天的你们,更当胸怀报国之志,勇担复兴大任;要想大问题,也要会做小事情。尽情的热爱这片土地,成为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用的人。
我还要把对他人生命的自觉送给你们。对你生命中遇到的人,多一些倾听和理解,努力的包容,懂得共情,尊重差异。在家庭中,我们要成为良好家庭关系的建设者;在团队中,我们要成为敢于担责的合作者;在社会中,你要成为引领进步的同行者。
同学们,当你们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三种“自觉”,你的内心将涌动出责任与感恩,涌动出独立和担当,涌动出对学习的热爱,而这一切,也将把你的生命从“自然而然”升华为“确定当然”,你终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
今天是3月14日,原本一个普通的周日,因为你们的成长,一中的校园变得充满哲理、充满生机、充满希望。今天也是中国农历龙抬头的日子,意思是龙离开了潜伏状态,崭露头角,为生发之象,也必定映照着2021届我们定将走向辉煌!
朱光潜先生说,“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对于你们而言,新世界的大门已然打开,未来的人生之路一定会充满机遇与挑战。
遇到机遇,希望大家做好充足的准备,勇敢地抓住它;遭遇挑战,希望我们一中学子们,拿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披荆斩棘,穿越风雨,勇敢追光,把人生中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变成可能。
此时此刻,让我们重温王蒙先生写下的诗句:“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同学们,你们是我担任一中校长之后迎来的第一批成年学子,我很高兴见证你们的成长时刻:
愿你们自立、幸福;
愿你们是追光者,更是发光体;
愿你们的成长,有一中深刻的“求真”的文化记号;
更愿你们,令父母师长骄傲。
期待这个世界,因你们——新一代的一中人,而更加美好!
同学们……,
不,应该这样说:
女士们、先生们!
恭贺成年,祝福未来!
附件2:教师代表刘悦老师发言稿
年轻的朋友们:
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高三年级全体老师向你们表达最美好的祝福:祝你们成人快乐,前程远大!
军训场上的英姿飒爽;运动场上的奋勇拼搏;课桌前的奋笔疾书;晨光未曦,匆匆赶路;岁末天寒,风雪夜归……我们共同见证了你们无数个难忘的时刻,很荣幸,今天可以见证你们意义非凡的十八岁成人礼。
自古以来,成人礼就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古人认为成人礼是华夏礼仪的起点,与立国安邦紧密关联。礼成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爱国爱家,敬长善幼,成为心有家国情怀、肩负家国责任的社会人。这,也正是你们应当赋予今天这场盛大成人礼的意义。
“成人”意味着,从此以后,为人子女,要更加关心自己的父母,主动准备一顿饭菜,主动清洁屋子,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长大成人,要努力追寻人生的意义,不妨想一想,十八载岁月匆匆流去,现在的我,是小时候遐想的样子吗?我未来的模样应该是怎样的?是庸庸碌碌度过一生,还是选择在平凡日子里活出精气神?步入社会,要成为有理性思维和责任感的现代公民,不管外界如何喧哗,我都有理性的判断、平和的心态和挺身而出的行动。
亲爱的同学们,迈入成年人的行列,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和责任的提升。这一切并不会主动奔你而来,需要你们自己去追逐,去体验,去实现。但是,在座的优秀的可爱的你们当中,有人面对更高目标迟疑不决,有人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梦想,有人因为挫折而心烦意乱……年轻的朋友,我想送你一把名为“勇气”的利剑,劈开一切艰难险阻,我想把直面自我的勇气和热爱生活的勇气送给你。
成年后,不少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成人世界带来的是精彩还是烦恼,都将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是否有直面自我的勇气。
叔本华说,“勇气就是一种坚韧;正因为它是一种坚韧,才使我们具有任何形式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战胜的能力。”这种勇气,我见过。我见过刘煜写下理想大学时的文字,短短的一行,却坚定有力量;我见过万睿考试失利以后的眼神,泪眼朦胧,却沉静有斗志;我见过慈善行走时,蒋宇轩是如何战胜自己的扁平足,跑跑停停,一瘸一拐地跟上大部队,一步一步坚持到终点。我见过许许多多这样的勇气,我也期盼着在座的所有年轻朋友们都能够拥有这种直面自我,与自我对抗的勇气,在奔向目标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如果说直面自己的勇气指向人自身,那么热爱生活的勇气则更多地指向外界。清华追光少年,热爱星空,勇敢追梦,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卫星载荷,并发射到太空,最终征服星辰大海。“90后”扶贫干部张海华,有热爱并坚守平凡工作的勇气,托起村民的致富梦,成为光明村的守望者,绽放光华。厦门六中合唱团,用激情的歌声向青春致敬,传递对世界的深爱。他们都拥有热爱生活的勇气,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原本普通的日子闪闪发光。世界纷繁复杂,生活千姿百态,希望你们既能够在顺风中翱翔,又可以拥有在逆境中绽放光芒的勇气。
同学们,精彩世界的大门正为年轻的你敞开,等待勇敢的你携梦想而至!八十五天后,你们将迎来成年以后的第一个严峻考验,希望你们不要畏惧路途的艰辛,也不要害怕未知的挑战,相信自己的付出,相信自己的坚持,翻越崇山峻岭,征服星辰大海,把脚下的荆棘变成满地鲜花!
附件3:学生代表高三(11)班葛梓涵发言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叔叔阿姨:
上午好!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过了十年二十年,甚至咱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个日子。因为今天我们“成年”了。
回顾十八年的成长历程,我发现我是越过越回头的人——我小时候特听话,越长大越闹腾。小时候,家里给我的环境一直都属于比较轻松和自由的。没有补习班,不用辅导课,我就在大街小巷穿梭游走,打野gank。我一直很自豪我拥有一个完整且快乐的童年。但自由宽松不是散漫放纵,父亲是个非常坚守原则的人。在遇到原则性的问题上,父亲会绝对的零让步,小时候有一次跟同学夏天到河边玩,撒谎骗他说没去,结果被邻居发现了,我被狠狠地教训了一番,虽然没被打,但鄙人被骂的哭得稀里哗啦的。不过得益于此,我也成了一个坚守底线的人。我们也许从小就是“别人家的乖孩子”,或者是“想送到别人家的熊孩子”,无论是哪种孩子,我们都应该始终坚信,在父母的心里,我们永远是他们“不可替代的孩子”。
长大以后,我不太乖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钢铁直男”,不管什么事儿一定要争论个是非,也因此和爸妈产生过不少争吵,而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我们所谓“观点不合”,然后上升到所谓“价值观不合”,常常闹了一阵儿又开始后悔。我发散性思维强,他们一句话我都能想十万八千里。特别是疫情期间,居家学习无法外出,我的脾气出奇的大,我的爸妈就每天很耐心地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和我聊天,听我分享学习情况,心理状况。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或许会有很多与父母的“观点不合”,或许没法理解父母的一些行事习惯,会与他们发生许多争吵,看到他们难过,我们自己又要掉眼泪。父母的那些习惯都是他们成长时代的烙印,而对我们来说,尽管有时会出现矛盾,父母们的内心却都藏着一颗热爱着我们的心。在无数个我们安睡的夜晚,父母们正在担心和烦恼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在今天,作为钢铁直男的我,想对我爸妈说:“爸妈,我爱你们,无论是这距离高考85天,还是这一辈子,我都要全力以赴去生活,去成为你们的骄傲。”
我一直觉得非常幸运的是,我从小到大的老师,真的,每一位都是“好老师”。我这样的运气,不买彩票其实是挺亏的。自从我进入南京一中后,我觉得我不买彩票更亏了。
南京一中的老师,用温柔动人。期末考,零模,八省联考,一模,每次考试后我都会和郝良群老师谈心,他总是一面傲娇地拒绝我的谈心请求,一面又耐心地听我唠叨一两个小时,还总给我切中要害的建议。他真的是我的“良师益友”(虽然傲娇如他是不会承认的);熊晓玲老师有个昵称叫熊妈妈,我深有体会:我喜欢打球,每次体育课完一身臭汗来上英语课,她都会叫我赶紧去换衣服别着凉,我写字喜欢把头埋下去,她就拍拍我的肩膀,提醒我挺胸抬头,真的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
南京一中的老师,用敬业感人。秦玥老师向我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她自己制作的PPT一打就是百来页,还经常深入劳苦大众,给我派发小礼品。还有唐璐老师,她的课总是充满了乐趣,在她的课堂里,历史变成了一场旅行,可以到达无尽的远方;作为语文课代表近距离观察程华庚老师,我才发现,他不仅是翩翩君子,更是肌肉猛男,不论自己是否休息好,他在课堂上永远那么精神饱满。每每看到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和日渐稀疏的头发,都想向他们深鞠一躬,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南京一中的老师,用真理服人。刚刚说,我这人从小讨喜,可高三刚开始,我就给王伟老师骂得没脾气,但多亏王老师的鞭策,我才重新摆正了对学习的严谨态度。我在数学上有问题时,他从来不直接给我答案,而是一步步地引导我,激发我的主动思考,带领我慢慢踏上真理之路。跟王老师相处,我能感受一股力量——真理的力量。“多思考”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句话虽然简单,却是追求真理的唯一路径。
同学们,今天会后,不妨去找你喜爱的老师,好好地感谢他们。在今天这个重要的日子,让我们为南京一中这些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们,真诚地道一句:“老师,我们爱您!我们感谢您!感谢您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您无穷无尽的力量,感谢您无私无悔的付出。”
最后,我还想谈谈同学们。恭喜我们长大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更意味着我们将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有幸生在长在这个辉煌璀璨的时代,这个复兴路上的中国。未来的时代是我们的时代。如今,距离高考还有85天的时间。我认为这85天是对我们成年的一场考验,85天里,还有多少焦虑和苦闷,多少孤独与无助,怎样度过,这都是我们自己的命题和选择。85天后,我们将上交的不仅仅是高考的答卷,更是我们“长大成人”的一张答卷。我相信,这85天不会虚度,因为我们是青年,我们拥有无穷的精力和无限的可能。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我们,就是那“非常之人”。我相信,光阴不会辜负我们,当我们走出校园,踏足社会,十年,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一代将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贡献一臂之力。到那时,我们再回一中,会发现这里依旧繁花似锦,绿草如茵,莘莘学子会带着一中的信仰,挥舞着一中的旗帜,为辉煌的时代接续奋斗!鲁迅先生曾说:“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相信每一位心怀天下的一中人都必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现在,让我们挥舞手中的旗帜,摇旗呐喊,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探索无限的可能!
谢谢大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