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手记:自我肯定训练营(三).doc
团体辅导活动手记(三):
我们目前在哪些方面难以自我肯定
目前我们在哪些方面比较难以自我肯定?我让成员们分成3人小组,相互分享自己在家庭、学校、交友和自我等方面不能够自我肯定的事件。
(在团体中,有时在全体成员面前探讨某个话题,会让一些成员有稍许的不自在,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些害羞的同学来说,在一群还不太熟悉的人面前侃侃而谈,而且还是分享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此时一个变通的方法就是把成员分为2/3/4人小组,让大家先在小范围内讨论,再大组交流。因为人少,发言的压力会少很多,这样既保证了每个成员的参与,又避免了一些可能的负面情绪。)
大家把椅子围成一个个小圈子,看起来聊得还挺愉快,象西兰冰、小虫、小花、ywj(天哪!再次长叹,可怕的化名)等几个不太善于言辞的同学也满坦然地说着什么。
大家在哪些方面比较难以自我肯定呢?虽然我在交流前告诉大家可以从多方面考虑,可答案还是出奇地一致——
“我的数学老是学不好,我怀疑我根本没有数学细胞。”
“这次月考没考好,我很沮丧,对自己都要失去信心了。”
“在学习化学方面我特别难以自我肯定,总是觉得没希望。”
……
坐在我面前的每一位成员,都健康活泼,谈吐自然。在我的眼里,他们头脑聪明,心地坦诚,思路清晰,分析能力不错,对自己很有期待,希望能有更好的表现,还不乏幽默感。倾听着他们的苦恼、失望、郁闷和不甘心,我在想:
为什么这样可爱的年轻人生活得这么不愉快?
考试、学习、功课、批评、高压,据说都是为他们好,可是明明又把他们挤压得喘不过气来,挤压得快要失去正常的自我。真的只能这样吗?就没有别的可以“为他们好”的办法了吗?
看,同学们评价自己的标准多单一,他们也用他们最痛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其他方面的得失、甘苦、成功与不足,在“成绩”这个标准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那么不值一谈,成绩的好坏左右了一切感受和自我看法,这是教育的成功还是悲哀?
(心情激动中,难以继续,此处省去若干句反问、疑问、质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