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心理困扰时,应当向谁求助
遇到心理困扰时,应当向谁求助
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遇上心理困扰。这是指由于某一突发事件,使你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痛苦,有时无法忍受,心理上极度不平衡,希望向别人求助,使自己摆脱痛苦。
青春期的心理困扰常常是由人际关系引起的,如与同学相处,与异性交往,与老师和父母的关系上出现问题、困难或障碍等。这些问题、困难、障碍是过去未曾经历过的,往往又埋藏在个人心中,不愿让家长、老师和同学知道。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向谁求助最好?谁既能给我帮助,又能为我保密?这是大多数中学生常常提出的问题。
近年来,已经有了许多可以帮助解除心理困扰的机构。当你遇到自己和周围人都无法帮你解脱的烦恼时,不妨试一试向专业人员求助。例如,电话咨询是一种很方便的服务。各种热线电话已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开通。电话咨询可为中学生提供倾诉对象,给你指点迷律,帮你排忧解难,向你提供情感支持,或者给你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帮助。如果你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不要一个人冥思苦想,也不要仅仅听同龄朋友的意见,若有条件,最好去求助于能为你适当地出主意和帮助你解决实际问题、摆脱困境的专业人员。例如,心理咨询专家可以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从新的思维角度去寻求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如果你觉得自己的问题很严重,已影响到心理健康或日常生活不能正常过下去了,那么,你应当去看心理医生,也许需要专门的心理治疗。另外,也不要忘记教师和家长的帮助,毕竟他们是最关心你的人。如果他们的建议不适合你,也不必埋怨他们,因为“心理咨询”在我国还是一门新的科学,正处在起步阶段。但无论如何,你遇到困难时,不应该拒绝任何人的帮助。有时,只需找别人谈谈,你就会感到轻松一些。
中学生毕竟社会经验还少,面对某些难题,尤其是与异性交往的问题最为敏感,容易在自己遭到非议时想不通。对此,有的同学只想消极逃避,怕弄得满城风雨。但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在发生心理困扰时,有人束手无策,或因过度紧张而不能对付面临的困境。这时,有些幼稚的中学生采取盲目和鲁莽的行动,结果是弄巧成拙,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由于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和极强的自尊心,可能会使一些同学羞于求助他人,认为所有内心的问题都属个人隐私,不便吐露自己的痛苦。甚至出了事故,也要守口如瓶。这样,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后果会更加严重。其实,青少年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都需要有人做顾问,给予心理与行为的指导,这并不是什么有碍面子的事。危险的倒是秘而不宣,故步自封,拒绝帮助。前面提到的那些专业人员的咨询,是严格为你保密的,你尽可放心大胆地去求助。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有些中学生只相信自己的“哥们儿”,却对成人的话听不进去。尤其是与老师、父母在看法上发生分歧,产生感情隔阂时,有些学生便对所有的成人都抱有偏见,陷入“自我囚禁”的误区。这是最危险的。毕竟成年人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心理专家、教育家和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成年朋友,是爱护下一代的。帮助青少年解决困难,是他们的职责和义务。他们大多受过专业训练,又有实践经验,你自己久久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的难题,也许答案就在他们手中。 在这方面,青少年朋友不仅要懂得现代社会的求助方式,而且要告诉和说服你周围的朋友。当你发现同学中有人闷闷不乐甚至萎靡不振,长期不得解脱时,要以诚恳的态度和巧妙的方式把你所知的求助信息转告他,或默默地递上一张写有求助电话的字条。有时,人生的险情就恰恰排除在拨通一个电话的瞬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