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校区大会师!南京一中2000名学生“慈善行走”有新意
慈善在左,行走在右,在生命的两旁,撒种开花!4月的第一天,南京一中高一高二全体学生聚集在中华门城堡,开启了新一年的“慈善行走”活动。从中华门出发,南北校区近2000名学生兵分两路,在神策门胜利会师,吹响了春天里的号角。
据了解,“慈善行走”是南京一中自主开发的特色精品德育课程,也是该校学生都要完成的必修课。在这门课程里,同学们将在老师、父母的陪伴下,完成环明城墙一周的行走。并且用行走所募捐的善款,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今年是慈善行走课程实施的第13个年头,主题定为“求真力行新时代,崇文致远少年行”。
是发现之旅也是成长之旅
上午七点,城市刚刚苏醒。中华门城堡已是班旗飘场,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在朝阳的映衬下更显青春勃发。“后浪奔腾”“‘毅’起走!”“这就是一中”“行遍大道”……各班制作了雄心壮语的口号牌,精神抖擞,整装待发,班主任和家长志愿者则在一旁加油助威。
南京一中党委书记张苏皖在出发仪式上说,今天的行走将是一场探访之旅、发现之旅,也是一次审美之旅、文化之旅。行走中,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土地,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途经的明城墙、中华门、光华门、挹江门等古迹见证了厚重的历史;桃叶渡、东水关、台城、石头城等沿途美景,让大家在品味诗词歌赋中感受古城金陵的千年风韵。
“今天的行走,还将是一次责任之旅,成长之旅!”张苏皖说,步之所至,爱之所行。13年来,慈善行走募捐的30多万元善款,帮助六合马集60余名学生,改善了生活,完成了学业;为六合区东王小学200位留守儿建造了一个乡村图书室;在陕西省镇安中学设立了励志奖学金,首批5万元奖学金已经让50名品学兼优学生受益。“我们播下的慈善的种子在行走中播撒、生根、发芽!”
授旗仪式上,南京一中的校领导们齐齐亮相,将队伍旗帜郑重交予旗手。随着旗帜挥动,现场的气氛热烈起来。“我宣布,南京市第一中学2023年慈善行走,出发!”随着校长朱焱一声令下,活动正式开启。
南北校区将在神策门会师
南京一中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高凯介绍,慈善行走既是穿越历史文化、领略金陵美景的历程,也是一次对毅力和意志的磨练。受疫情影响,今年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共同参与,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根据路线设置,南校区和国际部师生走东线,经东水关、月牙湖、白马公园到神策门;北校区师生走西线,经集庆门、石头城、挹江门到神策门。也就是说,东西两线将在神策门会师,完成环城墙行走的闭环。神策门又名得胜门,在这里会师,蕴含着学校对同学们人生的美好祝福。
“出于安全的考虑,老师们提前踩点了好几遍,在发现有施工或安全隐患的地方,安排好学生志愿者进行提醒。家长志愿者们也积极加入进来,在每一个休息站为孩子们补充能量,加油鼓劲。”高凯说。
“腿酸脚疼,但是很快乐!”
此次活动虽然要徒步行走18公里,远远超过了平时的活动量,但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出发前,北校区高二(2)班的王婧昊告诉记者,班上同学很早就期待了,觉得通过行走活动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不仅非常有意义,而且也会给高中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大家自己设计了班旗,运用了狼的元素,象征着充满斗志,勇敢向前。班级口号“2班2班,换元分参”则是数学老师一起出的主意,寓意不管是在做题目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够灵活应变。为了准备这次活动,同学们还在大课间做了充足的体能练习,相信互相打气一定能走完全程。南校区高一(8)班的曾子轩则参与了志愿者的工作。作为40多名学生志愿者中的一名,他觉得很荣幸,认为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为社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很有意义。
下午一点多,经过六个小时的行走,南北校区2000名学生在神策门胜利会师!“腿酸脚疼,但是很快乐!”南校区高二(9)班的方文瑾开心地说,虽然很累,但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坚持走下来,是学习之余一次难得的放松和体验。在终点处,还拿到了校长亲自签名颁发的证书!
行在路上,爱在途中。南京一中校长朱焱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希望同学们在行走中穿越城市、感悟历史,传递温暖与善意, 传播慈善与文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