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模联社在暑假会议中获九个奖项
丰富生活、拓展视野、强化能力、接轨国际。2014年这个暑假,南京一中模联社高一年级16位同学于7月16日至7月20日、7月26日至7月30日分别参加了泛渤海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及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共有9人次获奖。其中在天津召开的泛渤海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我校12人参会,7人获奖,创造了我校模联社单次会议获奖的新纪录,也成为本次大会获奖率最高的代表团。
2014年7月16日上午,由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主办的泛渤海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天津开幕。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西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近400名代表、主席齐聚渤海湾,共同迎接这样一场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的盛会。本次会议以“反思过去,开创未来”为主题,旨在引导中学生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共同探讨,对世界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我校杨臻老师带领12位高一同学,参加了苏丹达尔富尔人道危机、绿色经济合作、中国医药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的讨论,在参与中学习批判性思维,提升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无论是联合国大会(UN)上的剑拔弩张,还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上的合作对抗,抑或国际奥委会(IOC)上的你争我夺,他们都保持了模联人的冷静与敏锐,展现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
最终,我校代表团有7位同学获奖,获奖率居所有代表团之首。其中,联合国系统德国代表团的汪天昊同学荣获本次大会最高奖——最佳代表奖,陈宁朗同学荣获杰出代表奖,方津玮同学荣获最受欢迎男代表;在APEC中,刘苑菲和董兴宁共同代表的美国荣获杰出代表团;中国医改场代表财政部副部长的陈可涵同学荣获最佳风采奖;国际奥委会的丁译萱同学荣获最佳合作奖。
董兴宁同学在会后总结中这样说:模联让我明白了世界的真实与残酷。以前未曾想到,当我们锦衣玉食,至少不愁吃穿时,在安哥拉,在广袤的非洲大地,有无数我们的同龄人衣不蔽体,挨饿受冻;以前也无法想象,在我们平平淡淡的生活之外,在苏丹,在刚果雨林的深处,有无数的人民默默祈祷,惊恐的眼神中闪现着残酷的战火。直到那时,我终于明白了一些字眼的价值,比如温饱,比如和平。For the bygone we miss,for the future we want。感谢模联,给予我友谊与力量;更感谢模联,为我揭示人间的苦难与真实。感谢一路有你!
开幕式现场 |
汪天昊在发言 |
我校代表在分会场 |
我校模联队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