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教师成长,南京一中举行拜师会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青年教师和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工作,逐步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师能精湛的师资梯队,9月23日,南京一中第17批学科拜师会暨2014年班主任拜师会在阶梯教室举行。
本次拜师会由教科室魏荣葆主任主持。夏季云老师、学工处张亮副主任分别就学科拜师协议和青年班主任拜师协议作了解读,并就师徒发展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学工处张红主任宣布了拜师名单。刘晓丹老师与赵雯婷老师作为学科师徒谈了一年来的切身感受,魏友华老师与付永阳老师作为班主任师徒表达了对学校安排的感谢及互敬共进的意愿。23对学科教师和6对班主任老师签署了师徒协议。尤小平校长到会讲话,他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真诚地对在座的“师傅”表示感谢。同时,他结合职评工作和特级教师评审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并祝愿大家在师徒行动中收获成长与友谊。最后,结对的师傅徒弟拜师的都签署协议,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附】
2014-2015年度南京一中第17批教师学科拜师名单 | ||||
部门 | 导师 | 教师 | ||
物理 | 于红梅 | 周权 | ||
物理 | 夏季云 | 白晶 | ||
物理 | 唐海峰 | 秦笑春 | ||
历史 | 彭自昀 | 宋雪地 | ||
化学 | 张继忠 | 沈常美 | ||
化学 | 魏友华 | 张继忠 | ||
化学 | 徐娟 | 赵丽 | ||
化学 | 刘言涛 | 叶方猛 | ||
化学 | 丁海燕 | 潘献华 | ||
生物 | 唐凤 | 陆鹏 | ||
生物 | 麻海宁 | 付永阳 | ||
语文 | 张曙光 | 何甜甜 | ||
语文 | 包旭东 | 孙会 | ||
语文 | 孙玉才 | 周超 | ||
数学 | 孙流波 | 王印 | ||
数学 | 张亮 | 吴敏 | ||
数学 | 周欣 | 闵轶 | ||
英语 | 万立新 | 孙金丽 | ||
英语 | 熊晓玲 | 王蓓 | ||
艺术 | 刘晓丹 | 赵雯婷 | ||
AP(数学) | 艾焰 | 陈丞 | ||
AP(历史) | 谭海军 | 樊世文 | ||
AP(化学) | 潘献华 | 吴中英 |
2014~2015学年度班主任师徒结对名单
一、新任高中班主任拜师
班级青年班主任导师
高一(8)班付永阳魏友华
高一(9)班王印石宝银
高一AP班陈丞孙晓蓉
二、新任高三班主任拜师
班级青年班主任导师
高三(7)班陆鹏史建华
高三(9)班王健慧郅美丽
高三(11)班李栋梁孙志华
赵雯婷发言
大家好:
我想我和刘老师是最特殊的一对师徒,开始结对的时候我非常困惑,为什么学校会做这样的安排。但经过两个学年的学习交流,我觉得自己收获颇丰。
收获一:作为艺术技法的学习者,对于教学法几乎没有认识,进入中学后,常常将大学美术史课授课方式沿用到中学课堂,这样的方式导致课时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法单一,不关注学生,不关注课堂整体氛围;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渐渐学会关注学生(客体)、关注自身(主体) 的教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课堂所有学生的反应。因为作为普通高中的艺术教育,并不是要培养单个艺术家,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适性的教育。
收获二:因为刘老师和我分属不同的学科,对彼此的学科知识也了解甚少,在尊重彼此专业的基础上,我们的交流不限于每一堂课的讨论与研究,而是透过大艺术的角度,探讨艺术教育的目标、方向和方法。在共同的育人目标和教育理念上,音乐和美术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旨在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艺术创造及艺术表现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鉴赏、分析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并借助艺术语言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探讨,不断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与创新精神。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的理念就提到坚持综合化的课程方向,综合化并不是音乐、美术等的机械重叠,而是各种艺术门类之间、各种教育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由此营造一个生态式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教育环境中,不仅有各种知识和信息间的渗透和综合,还有艺术感觉、艺术情感、观念、信仰等要素的碰撞、对话。
生活中,刘老师也给予了我许多的帮助,在我迷惑困顿不前时给与我鼓励,帮助我认清方向。人的一生会有许许多多的师傅,但我想最好的师徒关系无疑是用智慧开启智慧,生命润泽生命。在这里,作为徒弟,我想对师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我非常幸运的有了一位优秀的师傅,但我却还未成为一个出色的徒弟。感谢你不嫌弃不放弃,我虽愚笨,但我会继续努力。最后还要我想感谢学校,为我的成长搭建平台。
魏荣葆主任主持会议 |
夏季云老师解读学科拜师协议 |
张亮老师解读青年班主任拜师协议 |
张红主任宣布拜师名单 |
青年教师代表赵雯婷老师发言 |
班主任导师代表魏友华老师发言 |
尤小平校长讲话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