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来我校展示STEM课程
2017年1月9日上午9:00—10:20,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杨元魁博士率领的团队,来我校给高三AP班学生展示STEM课程,AP课程数学教师艾焰、陈丞,物理教师白晶、郭兴华、于红梅,化学教师潘献华、蔡文锁、吴中英,生物教师王璐、麻海宁,教学主任SHANKAR、AP生物教师和科学教师AZAM、升学顾问马燕、项目负责人黄侃,化学教研组长刘言涛、生物教研组长车亚莉、机器人社团教师顾晓春,教科室主任沈皖秀、副主任夏季云以及信息中心全体教师观摩了主题为“快递薯片”的课程。首先,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郝瑞辉主任介绍了本堂课的目标要求、操作流程和评价方式;接着,同学们分为四人一组,根据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和动手实验;随后,师生们进行模拟“运输”,通过平时观察到的“抛、扔、摔、砸、坐、压”等野蛮装卸,测试各组包装是否合格;最后,在师生自评、小组互评、郝瑞辉主任点评的基础上宣布各组得分,教师组以薯片零损坏,92分高分夺魁。STEM课程的理念是: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每个案列,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做中学”。
附: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课程简介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缩写。STEM教育是自1986年后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兴的国际科学与技术教育理念。在现实世界中,解决问题更加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强调综合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STEM 教育的过程不是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叠加,而是强调将原本分散的四门学科内容自然组合形成整体,实现跨学科的教学。以整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掌握概念和技能,并运用于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青少年STEM教育对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培养下一代科技工作者与工程师,激发学生学习科技及数学的热情,并鼓励和支持在校内外开展有关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的各种活动,南京市第一中学特开展“STEM主题课堂”。在STEM教育的课堂中,教师会创造真实情境,围绕一个工程设计问题展开,然后由学生组成小组开展具体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将使用技术搜索和分析数据,并设计、测试和改进一个解决方案,然后与其同伴交流研究成果。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STEM课堂强调真实的学习情境、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团队合作、强调学习结果的开放及对创新的鼓励,最终达到知识的融合与能力的提升。除了科学素养、技术素养、数学素养及工程素养的知识提升外,学生在社会化的STEM课堂中同时还能获得适应能力、社会交流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郝瑞辉老师在介绍课程
学生们在设计方案
学生们在设计方案
老师们在设计方案
学生们在动手操作
学生们在动手操作
学生们在动手操作
学生们在动手操作
学生们在动手操作
生物老师麻海宁在向学生提问
学生们填写实验结果
学生们填写实验结果
地理教师臧峰在展示作品
郝瑞辉老师在宣布各组得分
老师们在观摩课程
老师们在观摩课程
老师们在观摩课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