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国际部举行“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弊分析亲子辩论会”
2018年11月6日下午4:00-5:30,我校国际部高一AP班全体学生和家长齐聚阶梯教室,参加由AP管理组举办的“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弊分析亲子辩论会”。辩手由高一AP四位同学和四位家长组成,双方就“在校使用手机利弊”这一话题展开辩论。南京一中校党委书记张苏皖、AP管理组副组长黄侃、国际部常务副主任张红以及本校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还有幸邀请到了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资深记者戚若予先生、南京航空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博士邱建新教授和《早安南京》新闻观察员马青女士。
辩论会由两个方阵组成,正方是由高一AP班四位女同学朱竞源、张馨予、刘远桐、王乐怡组成的“穆桂英”队,辩题是“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反方是由高一AP班四位家长贾非然爸爸、林爻爸爸、凌雨晴爸爸、袁子馨爸爸组成的“爸爸帮”队,辩题是“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弊大于利”。此次辩论会主席由高一AP班政治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郝良群担任。辩论会伊始,双方一二三辩手分别陈词,正方观点主要是目前有的学科的教科书有5斤重,学生上下学负担太重,智能手机可以提供学习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且上下学途中,智能手机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安全等;反方的爸爸们更是不甘示弱,通过数据说话,有理又有据,擅于用手机就是好帮手,不善于用手机就是潘多拉盒子。有位幽默的爸爸还提到,我们小时候也没有手机,但我们也很安全。立论陈词阶段已经是火药味十足,自由辩论中的交锋,更是把这次的辩论会推向了高潮,双方辩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台下家长和学生们也表达了各自观点,校方机智“坐山观虎斗”,最后黄主任给出了学校的态度:国际班学生在校可以有条件使用手机,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专家点评环节更是妙语频出,马青女士提倡孩子加强使用手机的自控能力;戚若予先生谈到要将手机使用的弊端减少,化弊为利;邱建新教授表示辩论会没有输赢,关键是搭建沟通的平台,从而形成家庭契约,也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这次辩论,南京一中校党委张苏皖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恰当使用手机,希望家长们给孩子空间,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国际部黄侃主任更是金句频出。她谈到当叛逆期遇上了更年期,双方都放大了自己的观点,但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需要一个平台,遇事要学会沟通。她希望家长要支持学校,学校支持学生,家校合作,共育学生。而手机的使用是全球问题,法国 3-15 岁的学生,在学校不能用手机。她建议IT界人士,能不能把手机分级,有些内容小孩 3 岁不能看,到 18 岁了有些东西能看到。
通过此次辩论会,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了更全新的认识,这不仅是一场辩论会,更是一场教育盛会。
主持人:高一AP班政治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郝良群
正方一辩:朱竟源
正方二辩:张馨予
正方三辩:刘远桐
正方四辩:王乐怡
反方一辩:贾仲君(贾非然爸爸)
反方二辩:凌嵘(凌雨晴爸爸)
反方三辩:袁和平(袁子馨爸爸)
反方四辩:林林(林爻爸爸)
辩论现场
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
马青老师认真聆听
戚若予(左)和邱建新老师认真聆听
学生们认真聆听
家长们认真聆听
学生代表凌雨晴发言
家长代表袁子馨妈妈发言
《早安南京》新闻观察员马青女士点评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资深记者戚若予点评
南京航空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博士邱建新教授点评
校党委张苏皖书记点评
国际部黄侃主任点评
参与辩论的学生与专家团合影
参与辩论的家长与专家团合影
参与辩论的学生和家长与专家团合影
活动海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